出家及在家男女眾皆可,不限年齡。

唯識三十頌  簡介

造頌者天親菩薩在唯識教派的地位,猶如智者大師在天臺宗的地位一樣。彌勒菩薩(唯識宗的初祖)將《瑜伽師地論》傳給無著菩薩(二祖),此時唯識的教法並不興盛。一直到天親菩薩(三祖)在被哥哥無著菩薩善巧度化之後,回小向大,也在大乘造論五百,其中包括很多唯識的論典,這時唯識的教義才真正發揚光大。這位被後人尊為千部論師的大菩薩在早期所造的唯識論典,大部分都是跟外道的辯論,就著某一個觀念的發明。而《唯識三十頌》是在他滅度的前一年應弟子的祈請,將唯識學主要的理論方法跟修學次第加以完整的介紹,是他最具代表性、思想最成熟的論典。 

在“萬法唯識”的宗旨當中,“萬法”是所變現,“唯識”是能變現。萬法包括了所有十法界的色心諸法,有六凡法界生死的雜染法,也有四聖法界涅槃的清淨法。“唯”的安立是強調這一切法的生起都有一定的因緣——它唯獨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這樣就遮止了境界是離心而有,否定了部派佛教認為離開我們這一念心有法的存在。“識”的安立是在提醒非空的思想,遮止我們落入空網。就是說,雖然一切法是心所變現,但是我們心識的造作有一定的善惡的功能,這是不容許我們忽略的。這就使令我們離開小乘部派的著有,也離開中觀學者的偏空,引導我們悟入非空非有的中道實相。 

關於萬法唯識的思想,雖然七歲的沙彌也能有一些概念,但一涉及這個心識是如何變現萬法的,就連出家很久的老和尚都很難瞭解這當中深妙的道理,原因就在於依文解義,有教無觀。凡夫的內心,如果只有文字的理解而沒有經過止觀的訓練,當它跟法一接觸的時候就會認為這個法是有真實性的。就是說這個法跟我的心沒有關係,它離開我一念的心而有它一個主宰的體性。這種心外有法的思想事實上是不對的。 

那麼應該怎樣去觀照呢?佛法講傳承,你一定要學習聖教量,依教起觀。蕅益大師提示我們,要掌控現前一念心識,依止教法來觀照我們內心的相貌。這有助於我們瞭解自己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的定位,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努力的空間。這樣才能使廣大的教法有一個明確的會歸處。

唯識三十頌  簡介.doc唯識三十頌 簡介.doc

 楞嚴經修學法要   簡介

    一個人一旦開始修行、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妄想的可怕。首先,它是不知不覺的,其次,它是輾轉增勝的。一般人不知道怕是因為從來沒有迴光返照!我們在清淨本然當中捏造一個妄想出來,然後帶動了煩惱、帶動了罪業、帶動了生死果報。為什麼講末法時代魔強法弱?因為這個世間上所營造的氣氛都是在刺激妄想。身為一個末法時代的淨土學人,我們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這種內憂外患(內有煩惱外有魔擾)的情況之下提起正念,由平時正念的累積而達到臨終的正念,由這個正念的引導而與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我們無始劫來被妄想誤導,使令我們的功能產生了障礙。一個修行人不管過去怎麼樣,不管曾經經歷過怎麼樣的生命,內心當中留下什麼樣的痕跡、什麼樣邪惡的功能都應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從現在開始改變。心態改變,業力就改變。《楞嚴經》的思想,人生價值重在過程不在結果,人生目的是在歷練不在受用,修行人要改變的不是外面,而是自己內心的妄想。一念的心性依止所有順逆的因緣,都能夠開顯自性本具的福德智慧二種功德。所以對於一個安住真如的人來說,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都能夠幫助我們借假修真。方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具體下手可分成理觀跟事修,二者的交互運用能夠讓我們遠離心中的顛倒,慢慢踏上回家的道路,為臨終的正念打好堅固的基礎。

楞嚴經修學法要   簡介.doc楞嚴經修學法要 簡介.doc

《菩提道次第略論》簡介

如宗喀巴大師自述,道次第的重要性:
“總攝顯密二者要義而開示故,所詮圓滿;
以調心次第為 主故,易於行持;
以善巧二大車軌之二師教授為莊嚴故,勝出餘軌”。


因此無論是為了解佛法大小顯密之次第,或期望行持上有下手方便者,道次第都是極為殊勝之教授。
對於修行淨土法門者,亦可以此善巧作為調心方便,使淨業行人能“老實念佛",而作為增長信願行三資糧之助。因此與淨業不僅不相違背,更能助之成就。
此乃學習《菩提道次第略論》之大意。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淨土法門的特色是下手易、成就高,在中國佛教兩千年的歷史當中,修淨土的人也特別多。但是我們所面對的一個事實是:成功的人並不是非常的多。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因為我們修淨土的人有一個通病--往往不重視教義。即使你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是一個片段式的、粗淺的概念。你聽某一位法師講開示,把很多很多片段的開示自己在心中組合起來一個概念。我們對阿彌陀佛的功德沒有真實的瞭解,就很難產生一種真實的歸依,也就很難抗拒我們的妄想。所以我們在淨土宗的一個失敗點,就是大家忽略了如何來進入到彌陀的功德,所謂"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歸命的方法缺乏了。一切法因緣生,你缺乏一個正確的因緣,你就得不到一個正確的結果。在整個淨土宗教義的研究,本經是非常重要的。印光大師說,《阿彌陀經》文簡意賅,辭約理富--文字很簡要,但是內容非常豐富。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當中,如果你有志於有次第地研究淨土法門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我如何能夠讓我的心進入到彌陀的功德,那麼本經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所花的時間最少,但是它的內容可以說相當的完整。

           佛說無量壽經   簡介

    蕅益大師于《阿彌陀經要解》中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因此對於修行淨土法門者,決定未來是否能夠往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信願具足,並非只在於佛號是否念的好。而信願之生起,必須假借淨土經論之聞思,因此於淨土五經一論,不可不用心學習。

    而淨土經論中,對阿彌陀佛本願功德、極樂世界之描述,又首推本經。故假借此經深入的聞思修,必能生起往生西方之真實信願,因而現世精勤修學菩薩道,臨終必能正念往生。

    故本經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故此經為淨業之司南,聽聞此經而修學者,必獲大利!

無量壽經   簡介.doc無量壽經 簡介.doc

天台教觀綱宗  簡介

    既然十法界依正的果報是我們這一念染淨的心所變現,那麼改變果報的關鍵就是在改變內心。內心的改變可以分成兩個次第:首先是通過教法的學習,用佛法的正見來觀察宇宙人生,讓內心產生轉迷為悟的變化;接下來要從理論的認識進入到實際的操作,透過觀照的智慧在內心產生正念的光明,這時就使令我們轉凡成聖,把凡夫有漏的心轉成聖人無漏清淨的心。

    在佛法當中講到教觀最詳細、最有系統的就是天台宗。但是當我們想要去研究的時候會發覺,天台三大部文字非常繁多,義理非常深妙,幾乎是不得其門而入。明末蕅益大師的慈悲,他根據智者大師三大部有關教觀的內容摘錄出《教觀綱宗》,讓我們能夠對於天台宗乃至於整個佛法的教理和觀行有一個全貌的認識,掌握教觀的大綱

    天台宗從智者大師發揚光大以後到現在經過了一千四百多年的考驗,智者大師的智慧的確不可思議,他能夠把佛陀的教法整理出這樣的系統,使令我們能夠自己去操作,無論是研究解門,還是修止觀,都非常好用。在佛陀已經滅度,我們不知道誰是善知識的情況下也能夠合乎佛意地去修行,不為邪知邪見所動搖,以最快的速度,直趣無上菩提。因此好好地學習這門課程,不管在自利、利他方面都很有需要的。

天台教觀綱宗   簡介.doc天台教觀綱宗 簡介.doc

預科班課程  簡介

持戒為本  淨土為歸  觀心為要  善友為依

── 蕅益大師《淨社銘》──

 

◎預科班的課程安排,主要根據蕅祖《淨社銘》中,對學佛人所應具備素質之開示,其課程設計如下:

一、正見基礎:學佛者的基本正見,即是對皈依、業果、慈悲等之認識。並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完整道次第的概念。其中佛教徒與外道的差別,就在於皈依之有無,故應當學習

《皈依的意義與方法》:了解何為真正的佛教徒。

《生命的增上》:建立業果的概念。

《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意》:除了解因果之可畏,更學習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

《八大人覺經》:了解佛法修行之道次第。

此為學佛最初的正見基礎。

二、善友為依:佛說善知識是修道的全因緣,故應當學習

《親近善知識儀軌》:了解如何親近善知識。

《聞法儀軌》:知道如何聽聞善知識說法,方無過失。

這是未來修行是否成功的關鍵,極為重要。

三、持戒為本:有了善知識的引導之後,即可開始修行。經云: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持戒為修行之基礎,故應當學習

《受戒須知》:論持戒,首先要得到戒體,因此先了解如何得到戒體。

《五戒修學述要》:受戒之後應當學戒,應當接著學習此課程,以了解持戒之精神,以及何為持戒、犯戒。

《懺悔法門》:若有犯戒應當懺悔,故最後學習,以回復清淨之戒體。

透過從因至果之三門課程,以完成持戒清淨之目標,為修行止觀之基礎。

四、觀心為要:有了戒的基礎,接著便應當修學大乘,故應當學習

《菩提心修學述要》:大小乘修行的差別,在於是否發起大乘菩提心,故應當先學習發菩提心之法門。

《禪門要略》:以菩提心為引導,接著應學習運用止觀觀心之法。

此二為大乘止觀法門之核心。

五、淨土為歸:末法時代的眾生,無法靠自力了生死,唯有依著淨土之舟緝,方得於今生度脫生死大海。因此上述種種法門,實為引導求生淨土之方便,故應當學習

《佛說阿彌陀經導讀》:契入淨土之方法,當以《佛說阿彌陀經》為理論之依據。故當先此門,以栽培往生淨土之資糧。

《臨終關懷》:將此理論實際運用於協助臨終之人,安然往生西方。

此為今生修行之畢竟止歸,行人究竟域心之處。得此法門,今生之解脫方不為空言。

以上為預科班課程設計之大意。

預科班課程  簡介.doc預科班課程 簡介.doc